摩洛哥王国(the Kingdom of Morocco)
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西北部,直布罗陀海峡南岸,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海岸线1700多公里。其东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其实际管辖的西撒哈拉地区与毛里塔尼亚紧邻,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望。摩洛哥地形复杂,中部和北部为峻峭的阿特拉斯山脉(Atlas Mountains),西撒哈拉沙漠(Western Sahara Desert)覆盖了国家大部分的东南地区,仅西北沿海一带为狭长低缓的平原。乌姆赖比阿河(Oum Er-Rbia River)是第一大河,长556公里,德拉河(Draa River)是最大的间歇河,长1150公里。主要河流还有木卢亚河(Moulouya )、塞布河(Sebou )等。
由于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摩洛哥常年气候宜人,花木繁茂,赢得“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还享有“北非花园”的美称。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和加那利寒流影响,形成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特拉斯山脉横贯全国,其中图卜卡勒峰(Toubkal,高度4165米)是全国最高点。
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不包括西撒哈拉26.6万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12个大区(包括西撒哈拉),人口3千621万人(2021年),阿拉伯人(Arabs)约占80%,柏柏尔人(Berbers)约占20%。摩洛哥的首都是拉巴特(Rabat),卡萨布兰卡是它的最大的城市和主要港口。2014 年摩洛哥人口普查中人口超过 50 万的其他城市包括非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萨莱和丹吉尔。
摩洛哥在历史上连续由多个独立王朝统治,首个王朝为788年建立的伊德里斯王朝。在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的统治下,摩洛哥的国力达到顶峰,国土范围涵盖西北非大部,势力触及伊比利亚半岛。随后的马林王朝和萨阿德王朝时期,摩洛哥受到外国一定威胁,但仍免遭奥斯曼土耳其征服,成为西北非唯一的独立国家。阿拉维王朝于1631年建立,其统治一直延续到今日。1912年摩洛哥沦为殖民地性质的保护国,领土被法国和西班牙瓜分。1956年摩洛哥重获独立,并在地区范围内成长为强权,1979年完成对西撒哈拉大部分地区的控制,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力要求未完全被国际主流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认为其北海岸由西班牙实际管辖接壤的休达、梅利利亚及西属主权地为其领土。
摩洛哥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行政权归于政府,立法权归于政府和议会两院,国王仍然握有行政和立法权力,在军事、外交和宗教事务拥有较大话语权。伊斯兰教是摩洛哥的主要宗教,官方语言包括现代标准阿拉伯语和柏柏尔语,其中后者于2011年获得官方地位。摩洛哥人主要使用摩洛哥阿拉伯语作为口语,其和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有一定差异;由于历史原因,摩洛哥同时也使用法语和西班牙语。
摩洛哥现为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联盟和地中海联盟成员国,是非洲第五大经济体。2021年摩洛哥国内生产总值126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16美元。
瓦尔扎扎特景点介绍 (Ouarzazate Attractions)
瓦尔扎扎特是摩洛哥大阿特拉斯山脉(High Atlas mountains)以南的一座城市,摩洛哥小好莱坞。它是通往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的门户和最后的绿洲。其西北部是坚固的红土城市阿伊特本哈杜(Aït Benhaddou)。东北部是多岩石的托德拉峡谷(Todra Gorge)。一条公路向东南蜿蜒穿过德拉峡谷 (Draa Valley) 郁郁葱葱的棕榈树林,径直通往沙漠。
飞行途中看到脚下茫茫荒漠使我担心要在这个不毛之地呆上两周是不是太长,而飞机一着陆就被异域风情所吸引,也激起了要探索的欲望。
柏柏尔人(Berber)是最早一批定居瓦尔扎扎特的土著居民,因此在瓦尔扎扎特区域能看到很多典型的撒哈拉民居建筑,称之为卡斯巴(Kasbah --- 英文有城堡的意思)。远处这种土红的建筑通常形似城堡,由当地红泥土手工砌造而成。
这儿海关人员办事效率也太低了,出关差不多用了一个小时,除了我们的飞机,就没有其它飞机着陆。出关后我们直奔租车公司的柜台,考虑到我们计划的行程超过两千多公里,而实际驾车路程远多于这个距离,我们多付 50 欧元加了第二个司机。至此,我们的自驾游就从这里开始了。
瓦尔扎扎特机场内景(Ouarzazate Airport Arrival)
瓦尔扎扎特机场外景(Outside of Ouarzazate Airport)
艾本哈杜(Ait Ben Haddou)
艾本哈杜村位于瓦尔扎扎特城西部30多公里,它是 18 世纪前摩洛哥建筑中现存最好的例子之一。因此,许多好莱坞电影以这个村庄作为场景,至今已有二十多部电影和电视剧曾在此地取景。如果遇到似曾相识的村民,请不要觉得奇怪,据说当地每位村民都曾作为群众演员参与过这些影片的拍摄。
村庄矗立在一座小山上,从新城通过一个狭长的桥梁和许多当地特色小店,我们汗流浃背的来到这个撒哈拉土著居民聚居区。从山顶可以 360 度全方位欣赏摩洛哥沙漠和山脉的壮丽景色。这些建筑采用传统的北非技术建造,仅使用泥土和木材。由于这种施工方法,村庄需要持续维护,尤其是在下大雨的时候。尽管大多数老居民住在马路对面一个更现代化的村庄里,艾本哈杜村仍然是少数现代摩洛哥家庭的家园。
艾本哈杜不仅具有重要的建筑意义,还因为它位于苏丹和马拉喀什之间的旧贸易路线上,因此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1987年,该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从艾本哈杜村俯视新城(Overlook new towm from Ait Ben Haddou)
阿特拉斯电影工作室(Atlas Film Studios)
阿特拉斯电影工作室位于摩洛哥瓦尔扎扎特市以西 5 公里处。它占地 20 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之一。在这里拍摄的电影包括黎明生机(The Living Daylights)、阿斯特里克斯与方尖碑:埃及艳后的使命(Asterix & Obelix: Mission Cleopatra)、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王者荣耀(The Man Who Would Be King)、木乃伊(The Mummy)、天国(Kingdom of Heaven)、角斗士(Gladiator)和通天塔(Babel)。它也是电视连续剧极速前进 10(The Amazing Race 10)和权力的游戏第 3 季(Game of Thrones, Season 3)中一集的拍摄地。越狱第五季(Prison Break Season 5)也是在这里拍摄的。
虽然仍然是一个工作室,但对游客开放,电影实景搭设可供参观。每 2 小时安排导游带您参观一些曾经辉煌但现在快速衰落的电影场景。
瓦尔扎扎特的另一个大型工作室是 CLA Studios。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并没有参观那里。
瓦尔扎扎特城堡(Kasbah Taourirt)
瓦尔扎扎特城堡即为Kasbah的经典代表,这座庞大的建筑修建于 17 世纪,作为马拉喀什总督塔米·埃勒·格拉维(Thami el Glaoui)的府邸,如今已成为瓦尔扎扎特最著名的市标。
瓦尔扎扎特城堡(Kasbah Taourirt)
瓦尔扎扎特城堡局部(Zoomed in Kasbah Taourirt)
其它(Others)
酒店的女士向我们推荐了一家餐馆叫做 Restaurant Habous。日落时分坐在窗边,沉浸在这个迷人的摩洛哥小镇的同时来一锅塔吉和一杯香甜的薄荷茶应该特别惬意,可我仍然经不住米饭的诱惑。
瓦尔扎扎特影视博物馆(Cinema Museum)
瓦尔扎扎特街景(Ouarzazate Street)
托德拉峡谷(Todra Gorge or locally called Todgha Gorge)
按计划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得暂时告别瓦尔扎扎特,驱车前往我们这次旅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撒哈拉沙漠(Sahara Desert)。我们翻越崇山峻岭,沿途欣赏土著柏柏尔人的村落,峡谷以及峡谷当中的河流和绿洲。
在从瓦尔扎扎特通往撒哈拉沙漠的途中,我们决定顺道游览托德拉峡谷。驾驶了差不多 3 个小时,高耸陡峭的峡谷终于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儿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短暂停留之地,我们可以欣赏托德拉峡谷的壮丽景色。峡谷看起来几乎是史前的,峡谷壁高达 400 多米,峡谷之间天然绿洲由托德拉河在石灰岩中穿行多个世纪而形成。作为摩洛哥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它是摄影爱好者、登山者、骑自行车者和徒步旅行者的天堂。
梅尔祖卡景点介绍 (Merzouga Attractions)
梅尔祖卡是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摩洛哥小镇,靠近阿尔及利亚(Algeria)边境。它被称为通往城镇北部广阔沙丘(Erg Chebbi Dunes)的门户。几个世纪以来,梅尔祖卡一直保持相对不变。撒哈拉沙漠史诗般的沙丘像慢动作中的波浪一样潮起潮落。游牧的柏柏尔部落带着他们的骆驼寻找着周围的水源和草原。撒哈拉红色的沙漠和尘土飞扬的天空为荒野景观投射出炽热的光芒。
通过一整天的长途跋涉,坐在车里已经可以看见远处的沙漠了,禁不出拿出手机连连拍照,激动地大喊:“撒哈拉(Sahara),我们来了!”。
抵达梅尔祖卡差不多下午 6 点钟,看来傍晚太阳落山之前骑着骆驼通过撒哈拉沙漠的愿望不能实现了。好在沙漠游的安排非常灵活,根据游客的喜好和抵达时间,可以在落日之前从梅尔祖卡出发骑着骆驼到达沙漠营地,在那儿帐篷中过夜,第二天日出时分乘车返回。反之,可以先乘汽车到营地,第二天早晨骑骆驼返回,或者来回都骑骆驼。
四轮驱动汽车载着我们六人在撒哈拉茫茫沙漠上颠簸,半途当中我们停下来,同撒哈拉来一次真正的拥抱,体验它神秘、温柔和炙热的胴体。
这些空灵的沙丘在落日的余晖之下随拍摄的角度不同呈橙色、金色和青铜色。沙漠里星星点点的杂草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小的时候谁从未梦想过睡在沙漠当中,舒适地依偎在沙丘之间,数着星星,看着月亮并在沙漠中的星空下睡觉?在沙漠营地的帐篷中过夜以喝薄荷茶开始,然后来自天涯海角的游客围坐在一起享用传统的塔吉锅和其它美食,最后大家一起围坐在篝火旁唱歌和跳舞,聆听沙漠里的男人们的手鼓表演。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我就溜出了帐篷,爬到高高的沙丘上,等着看大漠中的日出! 灰蒙蒙的太阳姗姗来迟地出现在远方,似乎撒哈拉看不到明亮鲜艳的日出的小概率事件今天要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向沙漠小哥要来滑板,来了一场单板滑沙比赛。
看着无垠的沙漠上骆驼穿梭来往,十分期待着早餐后我的第一次骆驼之旅。
由于一个骆驼身体不舒服,我们六个人临时分成了两组,其中两人不得不加入早前出发的另一团队。这样一来他们首先得乘汽车赶上他们的大部队,而减少了骑骆驼的行程。我们四人整整花费一个半小时骑完了全程。几天后发现身体酸痛,可能是颠簸过程中过度用力抓住扶手有关。
伊夫兰和梅克内斯景点介绍(Ifran and Meknes Attractions)
离开浩瀚的撒哈拉沙漠,我们下一个目的地是北部古城梅克内斯。经过伊夫兰时我们做了短暂的停留。
伊夫兰是摩洛哥中阿特拉斯山脉(Middle Atlas Mountains)的一个小镇,是摩洛哥生态之都,通常被称为摩洛哥的瑞士。这里的气温低于摩洛哥许多其他城镇,它是在法国殖民时代作为高山滑雪胜地而建立的,以其阿尔卑斯风格的建筑和附近的滑雪场和森林而闻名。独特的建筑、翠绿的树叶和多样的户外活动是游览伊夫兰的最佳体验。在西部伊夫兰国家公园(Ifrane National Park)拥有阿特拉斯雪松林,是稀有巴巴里猕猴(Barbary macaques)的家园。
下面照片是我们在伊夫兰市中心一个公园(Park La Prairie)休息时拍摄的。
梅克内斯是摩洛哥北部的一座城市,于 11 世纪作为军事定居点而建立。在至今仍然统治着摩洛哥王国的阿拉维王朝(Alawi dynasty)的第一任国王穆罕默德一世(Muhammad I,Moulay Sharif)的儿子穆莱伊斯梅尔 (Moulay Ismaïl) 的统治下迁都于此,是摩洛哥王国四大皇城之一。
穆莱伊斯梅尔于 1672 年在其兄弟穆莱拉希德 (Moulay Rashid) 去世后成为苏丹(Sultan,相当于国王或部落首领)并选择以梅克内斯为首都。在这里,他在老城(麦地那)的西南侧建造了一座巨大的皇宫城(kasbah)。它由几个不同的宫殿建筑群和其他设施组成,分布在由坚固的城墙包围的广阔区域。苏丹将它变成了一座具有西班牙风格的摩洛哥城市,17 世纪非洲西北部马格里布(Arab Maghreb)的伊斯兰和欧洲风格的和谐融合至今仍然显而易见。
穆莱伊斯梅尔从梅克内斯统治摩洛哥大约 55 年。他使用奴隶劳工建造了 25 公里长的城墙和 20 个城门。穆莱伊斯梅尔还建立一支由奴隶和自由黑人组成的15万人军队。凭借着这支队伍,他不仅平息了一次次的王室内乱,也成功镇压了各部落暴乱,统一了摩洛哥。所以,人们称梅克内斯为“黑城”,以此与其它皇城相区别。
伊斯梅尔至少有500名王妃,共有868个孩子(525个儿子和343个女儿)被记录在案,最终总数不确定,吉尼斯世界纪录声称有1042个。
在摩洛哥各地皇宫仍然是当今皇室家族的行宫,周围都有卫兵把守。不仅游客无法靠近,摩洛哥百姓也无法入内。
去皇城的路上(On the way to Meknes imperial city)
皇城的城墙和王宫的宫墙(Walls of Meknes Palace and Imperial City )
皇宫外侧的广场(Square outside of Meknes Palace)
守卫皇宫的三军混合编队(Meknes Palace soliders)
骑马车游皇城(Horse riding tour of Meknes Imperial City)
穆莱伊斯梅尔门(Bab Moulay Ismaïl,城门叫做 bab)
这个以穆莱伊斯梅尔命名的城门有两个拱门,上面装饰着泽利格马赛克(zellij mosaic)作品。这扇门的左后方就是他的陵墓。
穆莱伊斯梅尔门(Bab_Moulay_Ismail)
曼苏尔门(Bab Mansour)
曼苏尔城门是梅克内斯老城的正门,位于埃尔赫迪姆广场的南侧,原是苏丹穆莱伊斯梅尔古堡(苏丹皇宫)的主要入口,最终于1732年由苏丹的儿子穆莱阿卜杜拉( Moulay Abdallah)完工。它的名字来源于大门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曼索(Mansour al-'Alj,含有“胜利的背道者”之意),他是一名皈依伊斯兰教的前基督徒。
这座雄伟的城门具有大型马蹄形拱门和侧翼。侧面的方形堡垒(塔楼)由四角处的四根粗矮柱支撑,柱子之间有马蹄形拱门,在塔楼底部形成一个空心凉廊。在堡垒的两侧,是巨大的大理石柱。这些柱子带有华丽的复合柱头,可能来自梅克内斯附近的古罗马遗址(Volubilis, 瓦卢比利斯)。大门的几乎整个立面,包括两侧的堡垒,都覆盖着厚重的装饰,包括一个重复的菱形图案,并在其空白处充满了彩色马赛克瓷砖。拱门的拱肩上铺满了蔓藤花纹彩绘的瓷砖。在大门的最顶端,在其他装饰之上并沿着它的整个长度,是一个精心绘制在瓷砖上的阿拉伯铭文,描述了大门的构造。
就像天安门一样,大门主要用于仪式而非防御。目前这座城门正在维修,很遗憾我们没能亲眼目睹其真容。
维修中的曼苏尔门(Bab Mansour)
拉赫迪姆广场是曼苏尔门前的一个巨大的广场,它将麦地那和皇城分开。苏丹穆莱伊斯梅尔统治时期,主要用于大型聚会如军队检阅或出征之时。
曼苏尔门外的拉赫迪姆广场(Lahdim Square)
谷仓和马厩以及蓄水池(Hri Souani and Sahrij Swani)
穆莱伊斯梅尔一登基,就开始修建庞大的宫殿建筑群。除了规模宏大之外,宫殿建筑群还以其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而著称。它的供水在当时特别复杂,使用早期版本的室内管道系统,通过运河和地下赤陶管道将水分配到整个 皇宫的建筑物。这些水是使用由转动的轮子和水桶链组成的机械液压系统直接从储水池(House of the Ten Norias)抽取。这种供水和地下管道系统被认为比当代欧洲宫殿和建筑中的基础设施领先一个世纪。
整个谷仓内部由拱门相通的巨大空间构成。皇家马厩是一座规模巨大的建筑,由柱子和拱门支撑。根据当时的故事和传说,它曾经用 23 艘船运送多达 1.2万匹纯种阿拉伯马。在1755年发生的里斯本大地震中,皇家马厩的屋顶以及粮仓中分割的木板,由于是平面的设计,被严重损毁,而谷仓的屋顶是弧形的设计,因此得以保留下来。
梅克内斯的这座蓄水池是人工挖掘的,大约 4.5 公顷(148.75 米 x 319 米,深度 3.20 米)。湖水有两个来源: 来自附近挖掘的十口井的水,位于谷仓下方,在遇到困难(战争等)和干旱时使用井水;阿特拉斯中部山脉流下的水通过人工运河引入。
当天中午当我们还未抵达皇家谷仓和马厩时,不知什么原因工作人员就驱赶游客,开始封城,非常不走运我们没有机会访问这个巨大的建筑群。同时发现蓄水池这次也是干涸的,没有一滴水。
粮仓的入口(Entrance of Hri Souani)
干枯的蓄水池(dry Sahrij Swani)
统治者不顾百姓的疾苦,倾一国之力追求自己的喜好,对其国民来说常常意味着苦难和不幸。
苏丹穆莱伊斯梅尔陵墓(Mausoleum of Moulay Ismail)
该建筑是穆莱伊斯梅尔在他生前建造的。穆莱伊斯梅尔陵墓是苏丹建筑风格富丽堂皇的典范,围绕着宏伟的庭院和喷泉而建的房间铺有复杂的瓷砖和灰泥墙,墙上装饰着精美的物品,包括法国国王路易十四(French king, Louis XIV)送给苏丹的钟表。
穆莱伊斯梅尔与他其中的一个妻子和两个孩子一起安葬在陵墓中。陵墓于 20 世纪由苏丹穆罕默德五世(Sultan Mohammed V)修复并向公众开放。
穆莱伊斯梅尔陵墓的大门(entrance door of Mausoleum)
墓室前面的主庭院(main courtyard in the front of the tomb room)
陵墓北面的室内天井(The indoor patio chamber to the north of the mausoleum)
天井的木制圆顶天花板和灰泥雕刻的墙壁(he wooden cupola ceiling and stucco-carved walls of the patio)
穆莱伊斯梅尔之墓(The tomb of Moulay Ismail)
瓦卢比利斯古罗马遗址(Volubilis)
到访过意大利南部的人都知道于公元 79 年维苏威火山(Vesuvius)喷发而一夜之间遭火山灰覆盖的罗马古城庞贝(Pompeii)。瓦卢比利斯就是摩洛哥的庞贝,位于梅克内斯以北约 33 公里处。其建城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25 年(基督教时代之前),发展一直持续到公元 40 年,当时瓦卢比利斯成为一个自治的罗马城市,在鼎盛时期占地面积达42公顷,居民有 2 万人。
瓦卢比利斯平面图(Volubilis map with indication of some of the most notable buildings)
在整个罗马统治时期,这座城市并非没有政治紧张局势。公元 40 年,居民开始起义;然而,授予罗马公民身份和十年免税地位使局势平静下来。但当当地的阿马齐格人(Amazigh)开始向罗马帝国施压时,罗马人于公元 285 年撤军。到 11 世纪,权力所在地迁至非斯(Fes)后,这座城市失去了行政中心地位,逐渐被废弃。穆莱伊斯梅尔开始在梅克内斯建都城时,瓦卢比利斯古城的一些建筑部件被拆除,移到梅内克斯用以建造都城宫殿。18 世纪,里斯本地震导致建筑物遭到破坏。早在 1830 年代,在法国成为摩洛哥保护国之前,法国军队就开始挖掘。现在大约 20 公顷的土地重见天日,主要是在北端。1997年瓦卢比利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瓦卢比利斯是摩洛哥保存最完整的古遗址。在瓦卢比利斯的废墟中,游客可以看到一系列公共建筑如大教堂、寺庙和凯旋门、橄榄磨坊(古瓦卢比利斯的经济基础)、复杂的温泉浴场和防御工事。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墙壁和地上点缀着许多精美的马赛克拼画和图案。
即使是第二次访问类似的古罗马遗址,我仍然感到非常震撼。古罗马人在城市规划、给排水系统布局和建筑艺术等方面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准。同时亦惊叹不同阶层的分居自古就存在,富人区和穷人区之间似乎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大教堂(Basilica)
神庙(Capitoline Temple)
瓦卢比利斯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凯旋门,门楣上的雕刻和罗马文字清晰可见。
凯旋门(Arch of Triumph)
有趣的是我还看到了澡堂,似乎比读大学时的澡堂还好。记得读大学的时候大家一起在同一个池子里洗澡,并且同学之间还互相搓背,现在回想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公共浴室(Baths fed by the aqueduct)
古罗马人存在生殖崇拜,在神庙背后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石雕。不过不像庞贝遗址,这里好像没有妓院。
生殖崇拜(ancient Roman reproductive cult)
除了宏伟的建筑以外,还有许多保存完好的马赛克拼成的图案,内容往往同一些神话故事有关。
杂技运动员(the Acrobat)
女神戴安娜沐浴(the goddess Diana bathing)
拉克勒斯的 12 项工作(the 12 Labours of Hercules)
非斯景点介绍(Fes Attractions)
非斯是摩洛哥东北部的一座城市,是摩洛哥王国的著名古都,至今仍被广泛视为该国的文化中心,也是北非最古老和最大的麦地那的所在地!这座城市被称为“西方的麦加”(Mecca of the West)和“非洲的雅典”(Athens of Africa)。
非斯建于 9 世纪,在 13 至 14 世纪马林王朝(Marinids)统治下达到鼎盛,取代马拉喀什成为王国首都。麦地那的城市结构和里面的主要古迹如宗教学校、清真寺、宫殿、神学院、住宅和喷泉等都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
非斯皇宫(The Royal Palace in Fez )
非斯皇宫(Royal Palace or Dar al-Makhzen)是摩洛哥国王在非斯市的行宫。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1276 年马里尼德王朝(Marinid dynasty)的皇家城堡(Fes el-Jdid - 新非斯)。宫殿最显眼和游客看得见的部分是西南方向的大门(Place des Alaouites)。沿着皇宫围墙的棕榈树林里有士兵把守,他们不允许我们靠近拍照。
非斯皇宫(the Royal Palace in Fez)
非斯皇宫外面的广场(Place des Alaouites)
非斯以其 Fes El Bali 围墙麦地那而闻名,拥有中世纪的 Marinid 建筑、充满活力的露天市场和旧世界的氛围。麦地那是 14 世纪的 Bou Inania 和 Al Attarine 等宗教学校的所在地,它们都装饰有精美的雪松雕刻和华丽的瓷砖作品。
当您看到古老的麦地那保存得如此完好时,就很容易明白其中的原因。漫步这里的数千条小巷,探索非斯的根源,享受世界上最大的无车城区!
布日卢蓝城门(Bab Bou Jeloud gate or Fes el Bali)
布日卢蓝门是通往老城麦地那的大门之一,由法国殖民政府于 1913 年建造。由于离我们住的里亚德(riad)不到 200 米,两天里我们通过这个门很多次。
蓝门结构为对称的三拱门,采用摩尔式建筑形式(Moorish architecture form),顶部呈锯齿状。内外立面都覆盖着以蔓藤花纹和摩洛哥几何图案为特色的彩色瓷砖,外立面以蓝色为主,内立面以绿色为主。
布日卢蓝门(Bab Boujeloud Gate)
未完待续, to be continued.